苦難中的尊嚴- 烏克蘭 (二)
Esther
苦難中的尊嚴- 烏克蘭 (二)
苦難對烏克蘭從不陌生。
苦難對烏克蘭從不陌生。
早在1932-1933年間,蘇維埃史太林治下,本是歐洲糧倉的烏克蘭發生大饑荒(holodomor), 近五百萬人餓死,有歷史學者甚至認為那不是單純天災,而是種族滅絕的人禍。
1986年,蘇聯切爾諾貝爾(Chernobyl)發生舉世震驚的核電廠事故,核電幅射大量洩漏,350000被迫撤離家園,5000人患上甲狀腺癌。原來當日的災區切爾諾貝爾,就是今日的烏克蘭境內。
1990年8月24日,烏克蘭早於蘇聯解體(24/12/1991)前宣布獨立。然而,俄國的勢力仍然盤踞。
2013年12月,烏克蘭爆發獨立廣場之戰,又名尊嚴革命(Revolution of Dignity), 拍成著名記錄片Winter on Fire。年輕人走上基輔街頭,抗議親俄總統拒絕簽署與歐盟合作協議,示威持續至2014年初。警察與示威者激烈衝突,導致80人死亡,在任總統被迫下台逃往俄羅斯。同年,俄羅斯入侵,掠奪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。
2022年3月16日,戰雲密布下,波蘭、捷克、斯洛伐克三國總理乘搭火車抵基輔,與澤連斯基會面,以示支持烏克蘭。此舉雖有政治考量,然而以一國之首,冒著炮彈親身深入戰區,實是膽色過人。這三個國家與烏克蘭邊境接壤,也是苦難共同體。三國(捷克與斯洛伐克曾是一國)都先後受過納粹德軍和俄軍入侵,嚐過家園被毀與亡國的滋味。波蘭對烏克蘭完全開放邊界,無限量收容難民。難得的是,波蘭人細心的把嬰兒車放在邊境,讓徒步的難民和小孩可以安歇。
[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],世界各國的支援與物資不斷流入烏克蘭,甚至有各地的年輕人、退伍軍人,志願到烏克蘭參軍或支援後方。
一場戰爭,讓我們看見野心家的真面目,苦難中的尊嚴與勇敢,與及站在受苦者的良心與行動。
祈求和平與公義早日臨到烏克蘭和世界。